天天速看: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上海样本”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围绕“发现‘最上海’文脉,体验‘不一般’非遗”主题,开展一系列宣传展示活动。6月9日下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之一的“传承·活化·共享”建筑遗产保护利用专家分享会在杨浦滨江明华糖厂举办,唐玉恩、赵晨、陈立缤、章明4位专家聚焦上海各类建筑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用一个个案例阐释上海城市更新过程中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念和经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其中,最厚重的是考古遗址,从距今6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历经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到距今4000年的广富林文化、夏商时期的马桥文化,再到唐宋青龙镇遗址、元代志丹苑水闸遗址,45处古遗址厘清了城市文明发展脉络。上海是不同风格、不同功能建筑的聚集地,一大批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囊括了世界建筑史上各个时期的各种风格,数量之多、质量之精、类型之广,居全国首位。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和工人运动发祥地,612处红色地标、30余处中共中央早期在沪机关旧址遗址,一大批珍贵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成为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活教材”,传承着伟大建党精神。

据统计,上海不可移动文物共346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27处,十年来分别增长110%和41%。上海在全国率先完成全部40处国保、227处省保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公布工作,为落实“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上海已完成所有市级以上文物建筑“一幢一册”保护导则。近年来,上海完成了一批重要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工程。杨浦滨江“工业锈带”转型“生活秀带”,武康大楼三年三次焕新,上生·新所70年后再绽放,百年张园焕新回归,一处处有故事的建筑完成修缮,变身为城市的人文新景观、人民的休闲好去处。

为有效发挥好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铸魂育人作用,上海高标准推进以“一馆五址”为代表的重要场馆及旧址的建设修缮改造,使得一大批原为居民住宅或单位办公用途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转为对公众开放的红色场馆。2021年3月11日和6月30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分两批公布上海市革命文物名录,共计25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3415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实现16个区、4个等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馆藏一、二、三级可移动革命文物全覆盖。

2018年,上海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全国首创“建筑可阅读”这一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新方式。四年来,“建筑可阅读”从设置二维码方便市民游客了解建筑背后故事的“扫码阅读”1.0版,到扩大各类建筑开放让市民游客走进历史建筑的“开放建筑”2.0版,再到深度利用数字化方式、激发全民参与的“数字转型”3.0版,成为市民游客阅读上海这座城市、历史文化以及城市中的人的“首选方式”,一批经典线路串起城市场景中丰富的建筑资源。“建筑可阅读”逐步成为千万级流量文旅品牌。

近年来,上海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上海率先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区域性系统改革。杨浦“生活秀带”成为全国首批6个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项目之一。

2020年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合作协议》,全国唯一的社会文物领域系统性改革在上海启动。两年多来,通过构建文物艺术品交易国际化参与“主阵地”、规模化产业“集聚地”、市场化经营“首选地”、改革性集成“新高地”,聚焦文物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进博会“5件免税”政策、“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浦东引领区创制性立法、文物临时进境“6月×n”制度等多项制度设计,更好发挥上海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枢纽作用,畅通海外文物回归通道,为社会文物保护利用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表示,“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奋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上海力量”。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本文作者:钟菡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